第二章:我們一同走過
作者:
知予 更新:2022-06-09 15:21 字數:1194
赴荒原,建邊疆
1949年家鄉解放時楊華只有十七歲,因為父親是村里的土改小組組長,所以他每天也跟隨父親跑前跑后,并且成為了鄉里最年輕的土改積極分子。
“祖國需要你,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!边@是黨中央號召青年人建設邊疆的口號。
“我愿意去最艱苦的地方!睏钊A聽到消息后笑著說。
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欣賞同一片風景。楊華發現龐淑英、李連成、李秉衡、張生四人和自己有著相同的理想。五人相聚,商討組建北京青年志愿墾荒隊的事宜。多人分工合作有著極高的效率,幾天后,他們便向北京市委提交了組建北京青年志愿墾荒隊的申請書。
“我們不是說空話的人,不管邊疆的路途多么遙遠,也擋不住我們遠征的決心!不管邊疆的風雪多么寒冷,也吹不冷我們勞動的熱情!”他們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。
“北京青年志愿墾荒隊”成立了,楊華接過“北京青年志愿墾荒隊”的旗幟,帶領一支由六十人組成的隊伍,奔赴“北大荒”。
北大荒的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,茂密的草叢上泛出淡淡清香。
十天后,在黑龍江蘿北的荒原上,六十名墾荒隊員,莊嚴地舉起右手,發出了堅定的誓言:“我是一名青年志愿墾荒隊員,我志愿來到蘿北縣。面對祖國的河山,腳踏邊疆的荒地,背負人民的希望,我們宣誓:堅持到底、不做逃兵,要把邊疆變成家鄉,勇敢勞動,打敗困難,要把荒地變成樂園……”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北大荒廣袤的田野變得熱鬧非凡。糧食產量劇增,許多荒地被開墾,好景美不勝收。
上海青年陳家樓聽說了楊華帶領青年開墾荒地的消息,便有了報名參加的念頭。他是個意氣風發的青年,年僅21歲的他曾經和十幾名熱血青年聯名給政府寫信,要求到邊疆開荒,建設共青城。
“動員群眾永遠都應該放在第一位!标惣覙窍露Q心,準備號召其他青年,一起加入到志愿墾荒隊伍中去。
“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開始了,我們要讓15億畝荒地醒過來。我們仔仔細細想過了,我們不能坐在家里等國家分配工作,我們應該組織起來去邊疆開荒,一萬人共同到邊疆去墾荒,幾年以后就是一座新城!”
陳家樓的倡議得到了廣大上海青年的熱烈響應。
“我要報名!”
“建設祖國怎么能沒有我!”
“我不怕苦不怕累,讓我去!”
……
青春的號角最為響亮。陳家樓的目標實現了,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,就有萬余名青年報名,要求參加志愿墾荒隊。
“陳家樓同志積極主動帶領群眾,表現優異。今任命他為上海青年志愿墾荒隊副隊長。大家都要跟著他好好干!
上級的褒獎對于陳家樓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,這將成為他在墾荒路上的動力。
繡有“向困難進軍,把荒山變成良田”的旗幟被陳家樓接過,他將帶領其他青年,繼續前進。
隊伍率先奔赴江西省德安縣。為了跟隨“青年志愿墾荒隊”的腳步,又有大量的上海知青陸續到江西墾荒。知識青年同意把國家建設當成自己的首要工作,他們也想為祖國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走吧,去感受荒地不一樣的景色。朵朵白云掛在頭上,山風陣陣激起綠色的波浪。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隊伍中,荒地萬象更新,百姓生活蒸蒸日上。